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陈岙村支书的三个梦想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3-06-07 10:36:00

 

  村集体富起来  环境靓起来  村“两委”一条心

    陈岙村支书的三个梦想

陈众芳(右一)在公园里和老人们聊天

陈众芳向记者介绍,他身后的别墅式公寓正是农房集聚改造一期工程成果。

    ■记者 苏盈盈

    来到塘下镇陈岙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的进村道路,道路一边是整齐的标准厂房,一边是优雅的别墅群。一路走来,感觉不到自己身处在村庄,反而像漫步在城市的高档住宅小区。

    短短10年间,塘下镇陈岙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成长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全省名村。村民们如此总结:“我们有一个点子多、有魄力、有担当的好书记。”

    陈众芳就是村民口中的“好书记”,他已在该村连任四届党支部书记。没有请客吃饭,没有分香烟发红包,没有四处讨人情,但在换届选举时,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在他的名字后打上“√”。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陈众芳淡然地笑笑,说,把陈岙村当自己的事业,怀揣一份真心,办实事,让村民受惠,就是连任四届村党支部书记的秘密。“我一上任就给自己定了三大目标,在大家的支持下,梦想一步步实现,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梦想一:

    陈岙村要富裕起来

    潺潺溪流,鸟鸣山涧,绿树林荫,别墅富美。

    然而,在10年前,位于山脚下的陈岙村穷得叮当响,村集体年收入不过20多万元,而支出则要40多万元,负债就像雪球般越滚越大。

    “让村集体先殷实起来,有钱才有下一步的发展。”陈众芳“当家”后,立下了第一个目标。

    陈岙村的小溪,潺潺流水持续了千百年,村民们早已习以为常。然而,陈众芳却在“水”上做起了文章,造坝蓄水,谁要用,买。这样一来,水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效益最高的年份该村收入达200余万元。

    在陈众芳看来,这些收入还远远不够。他和村“两委”经过多次调查、协商,决定往山里“进军”,开展青山白化整治,整合土地。消息一传开,村里炸开了锅。在“祖坟比天大”的农村,想要迁出全村3500多穴坟墓,谈何容易?

    “先拆了自家的祖坟,才能挺直了腰板去说服村民。”陈众芳顶着亲属的重重压力,率先将自家的坟墓搬迁了。

    “书记把自家祖坟都拆了,我们怎能拖后腿。”陈岙村党支部副书记董笃权说。就这样,陈众芳和村干部们“踏破一双鞋、磨破一张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终于,一家,两家,三家……村民陆续将自家坟墓搬迁。

    2005年,陈岙村开始搬迁山脚的3500多穴坟墓,统一建设生态公墓。经过4年努力,整理出70亩土地,通过拍卖为村集体收入大笔资金。

    10年来,陈岙从一个空壳村发展为集体资产超过6000万元的富裕村,通过建标准厂房,还解决了村民就业难题,人均纯收入从4700元提高到2.5万元。

    “众芳书记的头脑就是灵光。”村民钱多海连声赞叹。

    梦想二:陈岙村要靓起来

    “我是土生土长的陈岙人,对陈岙有一份特别的情结,看着村庄无序发展,环境越来越差,心里有说不出的痛。”陈众芳说,10年前的陈岙村房屋布局凌乱,道路不通畅,到处是违章建筑,垃圾遍地。“凡事预则立”,上任后,他提议为陈岙做一个整体规划。

    但是当时的村集体年收入仅22万元,而这项规划设计成本需27万元。由于尚未见识过陈众芳的“真本事”,大家都担心村里支出的这笔钱会打了水漂,这个提议被一票否决。陈众芳承诺:由他个人垫付规划费用,待规划大致实现之日再将钱归还。

    有了规划,以及在“千百工程”的浓厚氛围下,陈岙村乘势而上,掀起了旧村改造的热潮。

    要改造就得先拆除违章建筑,这是触及村民饭碗的事儿,又没有相关文件造势,难度可想而知。因为家里违章建筑被拆,村里一妇女甚至裹了一身黄泥,跑到陈众芳家里,又是骂、又是摔电视机,最后还赖在床上不下来。即便是这样的村民,最终也被陈众芳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在后来实施农房集聚改造中,该妇女主动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就是秘诀。”陈众芳笑言。

    让村民像市民一样生活,是陈众芳的奋斗目标。陈岙村启动农房集聚改造,建设了一个占地100多亩的别墅式公寓小区,建筑高4至5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不仅通风、采光好,小区还引入天然溪流,极具江南水乡风格。村民只要用一间破旧老房子就可置换一套公寓式商品房。

    拆违、建公园、种树木、整治溪流……经过一番打扮后,陈岙成了一个花园式村落。碧水,蓝天,绿树,这是远近难得一见的风光;古榕石桥,流水潺潺,鸟鸣啾啾,村民的生活环境甚至超过了城市。

    规划一步步变成现实,陈众芳这才拿回了垫付的规划费用。

    梦想三:村“两委”要有凝聚力

    “陈岙的发展,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我们拥有一个有凝聚力的村‘两委’班子。”陈众芳说,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让村民觉得村干部不是来捞油水的。

    陈众芳更是用舍小家顾大家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参照置换标准,陈众芳家原本可以分到3套房子,但他只要了1套。“放弃现成的、该得的利益,他这种气度令人佩服。”该村民说。

    对此,陈众芳淡然地解释:“旧村改造一期工程的房子数量有限,一套房子我家目前够住了,别人家比我更急需,剩余的指标以后再说吧。”

    在陈岙村“两委”中,腰板子坚挺已成了大家的共识。2亿多元的旧村改造一期工程让谁建,村民代表说了算;村里大大小小的项目,只能外村人来做;承包商送上红包,全数返还。

    “不仅没有捞油水,我们还经常被村财务‘揩油’。”董笃权说,在过去村经济困难时,年终工程账目难清,陈众芳不仅不领工资,反而从自己口袋中掏出大笔钱垫付账目,村干部们也纷纷跟上,量力而为。

    在班子里,陈众芳有这么强的号召力,其实也来之不易。之前的陈岙村,一些村干部看陈众芳不顺眼,其中不少还是熟谙村务的有才之士。为了能壮大队伍,陈众芳当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一一拜访。

    “那时候大家还不了解我,在拜访时吃了不少闭门羹,受了不少委屈。”陈众芳说,放低身段,一次不行,就去第二次,反复多次后总能感动他人,通过诚心交流,化解了不少误会。“人家说当村干部结怨,而我却通过这个平台化解了不少往日误会。”

    说起陈众芳的号召力,董笃权连称自叹不如。他说,过去他当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20多个党员都分派系,而如今村里有60多个党员,却能做到一条心,无职党员也积极加入到村务管理中。

    妻子眼中的他:

    张秋霞(陈众芳的妻子):每逢台风暴雨季节,自家厂房地势较低,车间仓库泡在水里,他不闻不问,穿起雨衣就跑到村里去查看险情。刚开始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也慢慢理解了。当了村干部,他就把陈岙当成自己的孩子,悉心照顾着,只要陈岙好,他心里就满足了。

    尽管他把大多数精力放在村里,但对家人的爱没有减少,一有时间就给远在国外的儿子打电话,嘘寒问暖;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他都自己扛着,反复叮嘱我不要太操劳。

    村干部眼中的他:

    董笃权(陈岙村党支部副书记):我和他共事11年了。他出谋划策、办事能力自然不在话下,那股热忱、魄力和奉献劲儿,大家也看在眼里,我个人对他十分佩服。其实在我当村支书时就对他有好印象了,他主动找我说,他要作为发起人,发动村民集资拓宽村道路。作为普通村民,他都有这样的热心,更何况如今是村里的“当家人”。

    村民眼中的他:

    陈胜水:我们老人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住上设施齐备的老人公寓,村里道路宽敞,环境好,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村里搞建设,就需要众芳这种有冲劲、有魄力、有能耐,却又不谋私利的人。

    钱多海:我虽不是村“两委”成员,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让我更多地参与到村务活动中。在工作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放权让大家一起管理村务,但一遇到难题,他都会自己扛,出面解决。不仅如此,我们个人遇到难题找他,只要在他能力范围内,他会一帮到底。

    陈众芳名片

    1963年5月出生,瑞安中学毕业。200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至1990年在瑞安电瓷开关厂从事供销工作,1990年至2002年任瑞安市长城酒店用品厂厂长。2002年6月当选为陈岙村村委会主任。2005年1月担任陈岙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获瑞安市“十佳村委会主任”和温州市“为民好书记”的荣誉。2007年当选温州市十一届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为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代表。2010年10月,陈众芳被评为“2010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与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1月,他又被评选为“第十届全国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获2011年度“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等。

CopyRight©中共瑞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瑞安市监委) All Right Rese
浙ICP备202201153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0681号   技术支持:瑞安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