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纠风助企要一碗水端平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3-02-21 09:55:00

 

纠风助企要一碗水端平

 ■薛建国

    在一些人看来,温州老板在年前是得到了一个大“利市包”的。这个“利市包”是什么呢?2月7日,温州市纪委(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发布公告,向全市征集百家企业作为“纠风助企行动”联系点,重点解决企业遇到的乱收费等五大类问题。这实际上是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对一家企业来说,送啥也没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重要,可以说,这个“利市包”非常实在。

    温州为何要建立这样的联系点?据市政府纠风办负责人介绍,重点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及办事难等问题。不用说,这些问题在温州是有一定存在面的,否则,建立“纠风助企行动”联系点意义何在?这是不容忽视的背景。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对企业的最好帮扶。

    温州开展的纠风助企行动,出发点十分值得肯定。但在具体执行中,我觉得有两点还是考虑细致一点好。一是对企业的权益保护要一碗水端平。从有关报道看,该通告发布后,企业报名踊跃,这是可以想见的,正如龙湾区一企业负责人所说,企业需要这样一顶“保护伞”。温州企业众多,100顶“保护伞”如何够分?只能有选择进行,这里面占优势的肯定是那些规模大的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这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是否公平?而温州经济的主体主要依赖众多中小企业的支撑。客观上,成为联系点的企业,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一定比没有成为联系点的企业受到更多关注,他们的声音更为被重视,一句话,权益会受到极大保护。为企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这里指的是所有企业,而在企业的权益保护上是没有大小之分的。没有成为联系点的众多中小企业,会不会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存在不被政府当回事,从而心生不平衡之感?如此,在他们眼里还有好的发展环境吗?所以,纠风助企行动,要营造一种大的企业生态环境,让所有企业都感到头顶一片公平正义的蓝天,而不只是少数企业可以挤到“保护伞”下。由此,建议在建立联系点这事上,我们要设法做到让所有企业有被联系上之感。

    二是切莫形成“特权阶层”。建立“纠风助企行动”联系点,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这里值得警惕是,对成为联系点的企业,不可为了保护而保护,放松监管要求,即使有问题也放一马等。这不是保护企业而是害了企业,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过去在一些地方,为了吸引外来投资者,专门出台一些“奇文”,规定外来投资者可以享有“豁免权”,比如,交通上,红灯可以闯;治安上,嫖娼不可以查等。该查的还得查,只要是正当的,是职责范围内的。

    帮扶企业,重点应该在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话语平台,即有说话的地方,所说的话被当回事,这是其一。其二,对坑害企业的行为要一查到底,动真格的,这样企业才有信心,监管部门对自己的权力也才会有敬畏之心。

CopyRight©中共瑞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瑞安市监委) All Right Rese
浙ICP备202201153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0681号   技术支持:瑞安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