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专栏
不在状态”是一种丑态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3-02-18 10:16:26

 

不在状态”是一种丑态

    ■薛建国

  2月16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有媒体记者兵分三路,前往温州市区、永嘉、瑞安等地的行政管理中心、部分乡镇和基层站所进行暗访。暗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正月慢”的现象,如瑞安市行政管理中心挂有“青年文明号”牌子的办公室内,有几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吃零食;瑞安市安阳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玩IPAD;永嘉岩头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三催四请不起床……

  放假在家,你将自己彻底放松一下,那是你的自由,与他人无涉。上班了,必须迅速进入状态,否则,在百姓眼里,你只会丑态百出,丢政府的脸。政府部门的各类办事服务大厅就是一个“窗口”,群众可从这个“窗口”感受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

  虽然长假已过,人还沉醉在过年的状态中,这是一种“节日病”,几乎年年春节后都会复发。原本想,十八大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个强烈共识,按说今年这“节日病”不该再复发,但现状不尽如人意。

  政府“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群众,要顾及自己的形象,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因为你们拿得是纳税人的钱,在工作岗位上理应态度端正,工作努力,才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否则就是极大的失职!老百姓就有权利来谴责你、批评你。

  “节日病”的存在,有悖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过后,百姓都开始忙碌起来,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群众需要到“窗口”办理一些事务,如果这些“窗口”未进入工作状态,百姓就会受冷遇,吃“闭门羹”,从而感到心寒。某种意义上说,“不在状态”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是一种丑态。不仅损坏政府形象,而且还会耽误老百姓的事。这其实与“吃空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有人说,“节日病”是机关单位的特有现象,谁见过企业过罢年仍然还在过年的?上班了,企业的流水线上不能缺人。

  问题恐怕还在体制上。只要进了机关单位门,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只要不犯错误,再懒也安然无事(尽管懒也是一种错)——有了这么一个“规矩”,不仅过罢年还在过年,而且可能把每天都当着年来过。只进不出,有劣不汰,其结果就是人浮于事,闲人多多。不能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体制性问题,尸位素餐的温床仍然在,“节日病”是断不了根的。

  自由散漫作风的经常化,往往会导致生活作风的腐败,也容易带来工作当中的不作为。因此,“节日病”绝不可小视,必须严惩。而要根治“节日病”,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并且使之落到实处。

CopyRight©中共瑞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瑞安市监委) All Right Rese
浙ICP备202201153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0681号   技术支持:瑞安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