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喜欢研究古代廉吏的文章,尤其是对联, 这些对联浓缩了官员的执政理念、抱负。翻阅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典籍,关于官员的道德修养——无论是出于对帝王的忠诚,还是出于对百姓的体恤,抑或是官员自身境界的提升,廉守自律、清正廉洁方面的论述、警句、格言可以说比比皆是,对官员的道德规范更是形成了臻于完善的体系。
最近,我根据多年积累,完成了《倡廉楹帖选》书法集,并由中国方正出版社付梓出版。
中央纪委领导对此书十分赞同、支持,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为本书作序道:“将廉政楹联选编成集,并予以书法创作,体现了廉政思想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为本书题词:“修从政之德,存浩然之气。”
在《倡廉楹帖选》中,我把收集的楹联、诗文分为十辑:官箴、尚节、勤政、谋治、针砭、清正、守廉、民生、史鉴、感怀,既有古代名联,也有近现代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蕴含着大量的为政道德理念,也倡导实现道德约束方式和道德修养的途径。
廉政诗文与书法艺术结合,使廉政文化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廉政书法作品既可以用作公共场所装潢,也可用于居家布置、个人收藏鉴赏,使廉政思想传播更远、传播范围更广泛。这对于宣传廉政思想,提高社会廉政意识,促进公职人员廉洁从政,发挥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廉政诗文与书法艺术结合,使廉政文化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书家把古代,近代、当代的廉诗、廉对、廉文,以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条幅、斗方、手卷等形式创作成书法作品,对书家本身来说,具有陶冶作用,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修养品性,陶冶情操。形式多样的廉政书法作品,对社会成员来说具有教化作用,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受到廉政文化的启迪。
廉政诗文与书法艺术结合,对古往今来的廉政建设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对从政者来说,廉政书法具有启示作用,使他们干净为官,谨慎用权,抵御腐蚀,严格自律。比如明代廉吏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表达了于谦清正为官的刚强意志。廉政书法还对大众廉政意识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为本书作序指出:“各级组织应重视发挥书家在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善于运用廉政书法作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书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书艺水平,创造更多更好的廉政书法作品,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和人民。”
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真乃岁月悠悠,任重道远。我从事廉政文化研究多年,曾出版过《古代廉政粹语》和《史林正气集》。宣传廉政文化,弘廉祛腐,我们这个和谐时代,会更加春和景明,天朗气清。(本文刊登在《中国监察》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