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优势,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以实施政商亲清工程为抓手,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转变作风,拉近政商“亲”的距离
纪检监察干部坚持从我做起,引领党员干部与企业家保持坦荡真诚交往,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是开展“百名纪检干部联百企”活动。2017年6月以来,全市百名纪检监察干部带着问题下访,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当好企业情况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讲员和问题线索的收集员,推动有关政策落实,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截至2017年底,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共走访企业501家。二是设立企业效能监测点。2017年11月,在27个行业协会或企业设立效能监测点,在企业项目运行一线开展监督,对涉企部门担当精神缺失、工作作风拖拉、以权谋私等突出问题开展监测。对发现的问题,由市纪委专人对接,倒逼营商环境改善优化,形成亲商安商良好氛围。三是帮助企业破解实际困难。积极发挥督办职能,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8个,切实让企业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如快速协调解决冠隆吉利4S店项目近8年来进场施工难问题,受到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徐有平批示肯定。
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瑞商回归)效能监测点授牌仪式
瑞安市纪委、市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在塘下镇牵头召开解决冠隆吉利4S店项目协调会
二、加强监督,优化政商“清”的环境
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激浊扬清,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是护航“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网络平台、投诉电话、专项督查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时处理企业和群众最关心的办事“中梗阻”行为,以监督利剑为改革全程护航。截至2017年底,市纪委共开展督查27次,自查案件16起,协查案件1起,问责28人,正面宣传报道58篇。二是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在市纪委信访室挂设“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瑞商回归)投诉中心”牌子,统一受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的各类投诉。牵头召开座谈会,邀请4家瑞商回归“排头兵”单位及7个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集中收集问题线索。截至2017年底,共收到信访投诉138件,办结处置138件,办结率100%,通过第三方电话回访,投诉满意度达98%。三是开展领导干部及家属从业专项整治。对全市市管领导干部及家属是否有利用领导干部职务上的便利或影响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共核查5066人,其中25名市管干部及1名家属被予以党内立案、诫勉谈话、书面检查等处理,拧紧干部作风“发条”。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业行为的规定》,巩固整治成果。
三、严明纪律,规范政商“廉”的行为
强化监督执纪,引导和督促政商双方知纪、遵纪、守纪,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一是规范政商交往行为。针对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制订优化营商环境“八条禁令”、招商引资“五项严格执行”“八个不准”等工作纪律,厘清政商交往界线,架起守护政商关系的高压线。借力国有企业专项巡察,督促6家被巡察国企整改问题64个,规范管理制度41项,为政商关系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严查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对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从严从快查处、严肃追责问责,守住政商关系的纪律底线。截至2017年底,共查办正面典型案例7个,反面典型案例5个并问责9人,其中5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有效发挥震慑作用。三是推进清廉企业建设。针对瑞安民营经济发达却存在反腐盲区的现状,2017年6月成立华峰集团纪委和市纪委驻华峰集团指导联络站,实现纪检监察工作向非公经济领域延伸,引导企业员工廉洁从业。华峰集团清廉教育示范基地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共接待来宾260批次1656人,受到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汪瀚等领导充分肯定。
华峰集团纪委和市纪委驻华峰集团指导联络站成立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