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巡察专栏
我市首创“学习+”坚持“常态化” 锻造巡察干部过硬本领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1-17 16:43:14

我市现有巡察干部40人,其中专职人员16人,抽调人员24人。针对抽调人员多、专业力量少等问题,我市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首创“学习+”模式,推进常态化学习,着力破解“本领恐慌”“经验不足”“专业短板”难题,全面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巡察铁军。

微信图片_20190117164848.jpg

市委巡察办、巡察组召开半月工作例会集中学习讨论

一、推行“集体学+小组学”,破解“本领恐慌”难题。在不影响日常巡察工作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开展“集体学”和“小组学”,做到边学边干边提升。“集体学”,保质保量。由于大部分巡察干部抽调自不同战线和不同岗位,存在业务不熟悉、工作难入手等问题。我市以工作例会为平台,由巡察办牵头,每半月定期开展一次集体学习,先后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党内法规政策和制度文件,讲授了巡察程序步骤、方法技巧、信访处理、线索处置、报告撰写等内容,让巡察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转换身份角色,熟悉业务内容。截至目前,已开展主题学习讨论42场次,交流经验做法230多条。“小组学”,随时随地。按照“市委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的要求,2022年前我市要全面完成90个市直单位、23个乡镇(街道)、201个基层站所和958个村居(社区)的巡察任务。面对繁重的巡察任务,我市以各巡察组为单元,以每周组务会、每月党支部学习会为载体,由各巡察组组长负责召集全组人员,充分利用“边角料”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学习《巡视工作必备法规手册》等工具书和温州市统一印发的《巡察工作手册》《巡察问题清单》,积极借鉴省委巡视、本市巡察特色做法,帮助全体巡察干部迅速掌握相关巡察知识技能。

△各巡察组随时随地开展小组学习

二、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破解“经验不足”难题。巡察业务入门后,我市以“身边人”传授方法、“身边事”提供做法的方式,促进巡察干部丰富经验、精通业务。一方面,本土专家现身说“法”。从各巡察组发现、挖掘“本土”专家,用“身边人”讲好“身边的故事”。多次组织一些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和参与农村基层作风巡察工作的组长,“面对面”讲解党纪法规,传授谈话技巧、线索收集处置等方法,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另外,组织多名长期在财政、审计、乡镇等部门关键岗位锻炼的组员,既为全体人员讲解如何从财务角度发现问题,又结合多年案件查办经验和乡镇工作经历,详细介绍当前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典型问题,有效放大“专家”效应。另一方面,典型案例剖析释“法”。巡察办通过各级纪检监察网站、报刊杂志、通报文件等渠道,搜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六项纪律、破坏营商环境、扶贫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解读各种违纪行为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这种做法,为巡察干部丰富经验,提供参考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委第一巡察组交流探讨巡察技巧方法

三、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破解“专业短板”难题。为解决专业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不精的问题,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坚持“点单式”培训与“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按需点单,注重针对性。根据巡察工作的需要,由巡察组提出具体的问题,巡察办按需施策、照“单”上“菜”。每一轮巡察结束后,都会安排有专业特长或学科背景的巡察干部分享专业经验,畅谈心得体会,促进全体人员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比如,在去年第一轮总结会上,7名巡察干部分享乡镇党建和农村基层巡察工作经验;第二轮巡察结束后,2名巡察干部围绕财务审计、企业党建传授方法技巧等。双管齐下,注重实效性。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既邀请有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专题授课讲座,又组织巡察干部外出学习培训,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取长补短提升综合能力。去年以来,已邀请市监委委员围绕如何发现高质量问题线索进行专题培训、市财政局债务管理科科长作地方债清理专题讲座、市农经总站负责人详细解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等。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温州市巡察业务培训班和我市财政局举办的“财政经费开支标准”业务培训,有效补齐了专业知识欠缺的短板。

CopyRight©中共瑞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瑞安市监委) All Right Rese
浙ICP备202201153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0681号   技术支持:瑞安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科技中心